在玉田鎮(zhèn)上元村蘆撥溪下段,有座歷經(jīng)風雨、靜佇千年的石橋——龍首橋。兩墩三孔,幾條簡易的石板,便架起悠悠古橋的倔強之姿。它就是龍首橋,長約20米,寬約5米,建于北宋建中靖國元年(1101),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。
龍首橋沉淀著歲月的厚重記憶。誰也數(shù)不清,那斑駁的橋板承載過多少男女老少的匆匆步履,那斧頭型的橋墩見證過多少人世風云的更替變遷。
從晉代到宋代,此處是繁華的古渡口,自然也是百味雜生的地方,有大丈夫躊躇滿志走天下的豪情;有小兒女執(zhí)手相看淚眼,竟無語凝噎的千種風情;也有游子們云水迢迢衣錦還鄉(xiāng)的歡聲笑語……一任悲歡離合,龍首橋始終用它那敦厚的秉性,扛下經(jīng)年累月的沉重。
遙想古時,水波浩瀚,人聲鼎沸,那密密擺動的船槳搖搖晃晃劃進波瀾壯闊的江河的畫卷,該是多么豪邁。曾經(jīng)很長一段時間里,無論是趕考的莘莘學子,亦或商賈旅人,都得在渡口乘船往返,而生活中吃的、穿的、用的諸多必需品也要從這里來回轉運。在徹夜的喧囂中,人擠人、貨堵貨,桅桿如林的古渡口為長樂、閩侯、福清三縣市的水上交通歷史寫下了舉足輕重的一筆。而如今,溪流中的水已然變淺,只容得下輕盈的小魚兒了。除了附近幾戶農(nóng)家來來往往,平日人跡罕至。
猶記得童年的夏夜,每每路過龍首橋,都會瞅見忙碌了一天后在此乘涼的莊稼漢子。他們大大咧咧地打著赤膊,或侃侃而談,或閉目養(yǎng)神。還有一群人,有老的有少的,在這清澈的渡口邊洗澡戲水。婦女們則摟著一家人換下的汗?jié)n衣裳,小心翼翼從清淺水邊趟過,趟進日漸暮沉的夕照里,弓著腰,手中揮動著棒槌,逆光的剪影成了龍首橋下最動人的一道風景。
那時候農(nóng)村房子低矮,更沒有空調風扇,夏天過夜一把竹蒲扇搖得團團轉,多數(shù)人選擇露天過夜,龍首橋絕對是最好的選擇。橋邊有棵郁郁蔥蔥的大榕樹,小橋流水,風一拂面就格外涼爽。橋面擠不下太多人,遲來的就干脆搬來木板,在榕樹下依次排開,燃一把熏蚊草,一宿好夢 ……
往事依依,恍然如夢。歷經(jīng)千年風雨的洗禮之后,石條上的銘文大多還能辨清,都是些建橋時間、重建年間、捐者姓名以及捐獻金額的記載,其中“建中靖國元年歲次辛巳九月日建”這些石刻銘文格外引人注意。“建中靖國”是宋徽宗趙佶即位首個啟用的年號。據(jù)說,他即位之初,正值北宋王朝內有元祐黨爭之憂,外有金人侵略之患,“建中”意為建立中正之道,“靖國”意為使國家安定,寓意甚好。結果啟用不到一年的時間,宋徽宗便下詔改號“崇寧”,以示尊奉神宗“熙寧”之政。正因為“建中靖國”年號如此短暫,留下這個年號的文物古跡極為罕見,龍首橋的珍貴自不言而喻。
如今,龍首橋的繁華早已成了遙遠的烙印。當飛機、動車等現(xiàn)代化工具以高昂的姿態(tài)飛速向前時,龍首橋的古渡口像是一個蘸滿了鄉(xiāng)愁的集散地,駐守在那里,見證著一代又一代的玉田人如候鳥般來來往往,努力追逐夢想……